-
高温天气食疗对症灭五种火
许多人在高温天会出现体内上火。其实体内上火也分为多种,“灭火”的时候需分清,然后再对症下药。 -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:分虚实两种,虚火表现为低热、盗汗、心烦、口干等;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、口干、小便短赤、心烦易怒等。 食疗法:莲子30克(不去莲心),桅子15克(用纱布包扎),加冰糖适量,水煎,吃莲子喝汤。 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入秋吃扁豆排毒祛湿健脾助消化
现在是扁豆上市时节。扁豆其嫩荚是蔬菜,种子可入药。扁豆气味清香、健脾助消化,最适合立秋后吃。 从中医说来,立秋到秋分这段时间叫“长夏”。长夏的特点是雨水较多,暑热夹湿、脾胃受困,人常常觉得食欲不振、胸闷腹胀、困倦乏力。长夏时喝扁豆粥,有祛湿、健脾、助消化、增食欲的作用。 扁豆味甘、性平,有健脾、和中、益气、化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入秋吃黄芪炖鸡滋补身体延缓衰老
立秋过后,天气转凉。人们都觉得应该进补一些营养食品。民间有黄芪炖鸡胜人参的说法,对于病后虚弱、气血不足的人来说,秋冬之季吃上一只炖得稀酥、散发着阵阵香味的药鸡,无疑是颇有裨益的。 黄芪是一味传统的补益药物,具有益气、补虚、升阳、固表、托毒生肌等作用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将其列为上品,与人参齐名。现代药理学认为,黄芪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初秋饮食八字诀:润燥补肺养阴多酸
俗话说:“一夏无病三分虚”,立秋一到,天气虽然早晚凉爽,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。这个时候,更要遵循养生原则进补。秋天到了要多吃什么好呢?本期《生命时报》请来北京中医药大学营养学周俭教授,为我们介绍秋季饮食养生的要点。 润燥 首选莲藕 荷莲一身宝,秋藕最补人。 立秋后空气干燥,人容易烦躁不安。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处暑后每日多睡一小时可消除秋乏
8月23日就是“处暑”了,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王国玮介绍,所谓“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”,处暑意味暑气逐渐消退、天气逐渐转凉,“秋乏”也在不知不觉中找上门来了。要消除“秋乏”,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。 专家指出,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,早晚温凉,中午气温仍然很高,暑湿较重,中医称暑困脾,人容易感到疲乏,很多人会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立秋后饮咸橄榄芦根汤可预防感冒
立秋后,昼夜温差大,所以患感冒的人增多了,其实中医和民间都有一些防治感冒的汤水,对预防和辅助治疗感冒都有显著的效果,如果感冒了,您可以试试。 咸橄榄芦根汤 材料:芦根60克(中药店有售),橄榄8个。 制法:芦根洗净,稍浸泡。橄榄洗净,用食盐腌4个小时左右。在瓦煲内倒入清水1250毫升(约5碗量),并下芦根、咸橄榄,煮沸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常在空调房用霜桑叶敷双眼缓解眼干涩
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,长时间专注地对着电脑工作,很容易造成眼睛缺氧,导致干眼症的发生。有些患者在出现干眼症症状时,会自作主张擅自给眼睛“补水”——去药店买眼药水。其实这样做是有害无益的,市售的眼药水大部分都是抗生素眼药水,长期使用会刺激眼睛,破坏角膜表面泪液层的稳定性。另外,大多数眼药是以杀菌为目的的,但是干眼症并非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临近秋分少吃油腻食物常拔火罐可清热祛湿
长夏时节,尤其是临近秋分时,一天之内温差较大,中午热早晚凉,暑湿隐藏在身体里,暑湿天气最容易产生肠胃疾病。中医认为,湿为阴邪,好伤人体阳气,尤其是脾阳,脾脏受损,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,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,可见脘腹胀满、食欲不振、口淡无味、胸闷想吐、大便稀溏,甚至水肿等症。 因此,在长夏时节一定要根据气候变化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空腹饮浓茶易致心悸头晕胃肠不适
“宁可终身不饮酒,不可三餐不饮茶”,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,喝茶一直是重要的养生之道。但喝茶也必须适量,否则不仅对健康无益,久而久之甚至可能“醉茶”。 空腹饮浓茶或者素食充饥后饮浓茶,以及不常喝茶的人忽然喝了浓茶,都可能物极必反引起“醉茶”。“醉茶”后的症状是心悸头晕、四肢乏力,甚至站立不稳、走路蹒跚、胃肠不适、感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夏秋之交常食冬瓜可润肺生津清热利尿
因具有润肺生津、清热利尿的功效,每年夏秋之交,冬瓜都是餐桌上的宠儿。可冬瓜该怎么挑呢? 好的冬瓜外形要匀称、没有斑点、肉质较厚、瓜瓤少。用手掂一下,分量重的水分足、肉厚瓤少,是好冬瓜;分量轻的肉质疏松、水分不足、瓜瓤较多。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冬瓜有三种:一种冬瓜个头较小,只比白兰瓜稍大,另一种表皮光滑,呈深绿色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研究发现水煮青菜降低抗癌功效
英国科学家的研究首次发现,绿叶蔬菜若以水煮方式烹调,会大量损耗原有的防癌功能。医学研究已证实,青菜富含硫配糖体,有助于预防心脏病、乳癌、肺癌和结肠癌等癌症。针对不同烹调方式对青菜防癌效果的影响,研究人员发现,青菜内原来的抗癌成分硫配糖体在水 煮过程中流失达八成,其他烹调方式则无此现象。 研究人员指出,如果要摄取一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盘点食用螃蟹八大禁忌:不宜与茶水同食
菊黄蟹肥秋天,温一壶黄酒,捉几只肥蟹,看秋高气爽,听秋虫吟唱,不亦乐乎? 这时的螃蟹不仅好吃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,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不过有不少人吃了螃蟹后会发生腹痛腹泻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这通常是因为吃蟹的时候没注意细节造成的。 注意下列8方面,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吃蟹后出现的问题。 河(湖)蟹要蒸熟煮透,生蟹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宠物餐盘或藏沙门氏菌 接触完要立即洗手
据美国《健康》杂志最新报道,一项新研究发现,宠物用品是造成沙门氏菌感染人体的鲜为人知的因素,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,更容易中招。 研究人员对2006—2008年发生在美国21个州的沙门氏菌感染案例进行了调查,结果发现,79名感染者中,有一半年龄在2岁以下,究其根源就是家用宠物的食品和装食品用的容器。 沙门氏菌感染是一种食源性疾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中午休息戴上冰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
外出游玩的闲暇之时,紧张工作的忙碌之外,想闭眼休息一下,但刺眼的光线总会搅了你的“好梦”。如果随身带个眼罩,就能帮上大忙。 每个人对光线的敏感度不同,有些人在大白天也能呼呼大睡,有些人有一点光线就无法安然入眠,对于他们来说,在睡觉或需要短暂休息时佩戴一个眼罩,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。 煤炭总医院眼科主任郭纯刚在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每天走500米一字步有助缓解便秘
据统计,中青年便秘发生率为1%—5%,而老人为5%—30%。人上了年纪,饭量和活动量明显减少,肠蠕动减慢,肠内水分减少,更容易导致便秘。天津市第一医院康复科主任齐梅红告诉记者,多运动是改善便秘的良好途径,有研究表明,如果每天走500米“一字步”,可以大大减少老人患便秘的风险。 走一字步也叫走猫步,类似于T型台上模特的走路方式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饭后马上洗澡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
谚语说“饭后不洗澡,酒后不洗脑。”字面上的意思就是,吃完饭之后最好不要马上洗澡,喝完酒之后不能洗头。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会长、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熊必俊告诉记者,这看似简单的谚语,其实也有益寿延年的养生学问在里面。 吃饱饭后,人的消化系统开始工作,大量的血液在胃部运转,其他器官血液相应减少。这时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爬行运动可减少脊椎负荷有效减肥
像婴儿那样爬行,可使身体重量分布到四肢,除了有效减肥,还能减少脊椎负荷。匍匐爬行是瘦背的最佳方法,也适合背部、颈椎容易疲劳的肥胖人群。其爬行方式有以下几种: 俯卧,屈肘撑地,两肘交替向前爬行10~15米,重复2~3次,呼吸均匀。 左手撑地,右肘和右腿前移15~20米,重复2~3次。爬行时上体稍抬,两侧交替进行。 两肘交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习惯趴在桌子上午休容易诱发青光眼
南京市脑科医院近期连续收治了两例酒后因为趴在桌上睡着了,造成肢体压迫损伤的患者。记者了解到,很多白领和学生,中午都习惯枕着手臂趴在桌上睡觉。专家指出,这样的睡姿对人体的危害很大,除了时间长了会演变成局部性神经或肌肉的损伤外,还有可能造成青光眼。 家住河西的龚先生周二晚上和朋友聚餐后又去KTV唱歌,喝了不少酒,夜里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秋季吃南瓜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
秋季吃南瓜可以预防感冒。这个食疗方法好,广大读者朋友们不妨一试。 现在处于气候多变时期,昼夜温差大,所以是伤风感冒的高发期。据有关专家介绍,秋季的时候多吃些南瓜,可预防感冒。 南瓜属于黄色蔬菜,含有非常丰富的胡萝卜素,这种物质是维生素A的前体,在人体中会进一步转化成维生素A。维生素A能够保护呼吸道以及上呼吸道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 -
蔬菜换着颜色吃摄入营养更均衡
市场上的蔬菜种类繁多,不同蔬菜的营养各异。通常,红色的富含番茄红素,可增活力;黄色的含胡萝卜素,保护视力,紫色的含花青素,预防衰老;绿色的富含胡萝卜素和类黄酮,护心护肝;白色的水分和糖分含量高,美肤润肺。 北京市蔬菜中心副研究员宋曙辉告诉《生命时报》记者,即便是同种蔬菜,颜色不同,营养也会各有千秋,过段时间就应换...
发布时间:2010-08-21